增程混动和普通混动为何不在同一条赛道,两者有何种区别?,

国产汽车 车品试用 2024-03-06 45553

零跑C10上市之后,关于增程混动和普通混动哪种更好的讨论又激烈起来。

究其原因还是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说“零跑和比亚迪的赛道不同”,并且对“低续航插混”进行了评价,比如既不经济、体验感也不好,更不用说做智能化。

究竟哪种好呢?

不卖关子,答案是增程混动更有前景。

或许这个答案会让比亚迪的粉丝们难以接受,但是不论其是否接受这都是客观事实;比亚迪旗下有一系列子品牌,比如王朝、海洋、腾势和方程豹,这四个品牌的所有混动汽车都采用普通插电混动,而唯独定位最高的仰望汽车采用纯增程混动,所以这个答案是不用再去诡辩的。


普通插混的优缺点

普通插电混动汽车更靠近燃油车。

以比亚迪秦、宋PLUS DM-i等车为例,其采用的仍旧是传统的横置发动机驱动系统,与发动机匹配的DHT本质是E-CVT,其根本上还是“横置变速器”;也就是说这台车采用的还是与同级燃油车相同的驱动模式,在驾控体验上完全与同级燃油车相同。

但是这样的驱动平台却有着制造成本的优势,因为有着属于燃油车的特征与延续;并且其电驱动部分是集成为变速器的,与减速器单元融为一体,制造成本当然也有优势,毕竟集成度越高则成本优势越大。

增程混动和普通混动为何不在同一条赛道,两者有何种区别?,


曾经有一些读者朋友问DM-i能不能打造成后驱,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DM-i架构使用的是集成式DHT,其中包括驱动电机和发电机;如果想要将车辆打造成后驱车则只有两个方案,其一是打造出“纵置DHT”,也就是和奔驰C级、宝马3系、凯迪拉克CT5等车相同的纵置后驱架构。可是纵置DHT的体积大、用料多、使用的零部件也多,制造成本显然更高,所以这个方案肯定行不通;不过比亚迪倒是也有纵置DHT,只是应用的车型是价格在30万元左右的方程豹豹5。


第二个方案是“拆分DHT”,把其中含有的驱动电机单独拆分并布局为P4架构,也就是放在后桥;但是这就需要加大驱动电机的功率,因为发电机不能放在后桥,这两台电动机的参数就不能相加为“总功率”,于是拆分电机的成本也会变高。所以横置DM-i架构是打造不出来后驱车的,这个产品系列里也就不会有追求驾控乐趣的汽车产品,充其量是在中端车产品线里挑出一台车,以增加后电机的方式打造成四驱。


增程混动的优缺点

通过第一节的讲述可以了解到DM-i混动系统的特点,其实所有使用横置DHT的插电混动汽车都有相同的特点。

增程混动则恰恰与其相反,普通混动车传承于燃油车,增程混动汽车的基础是电动汽车。

所谓增程是给电动汽车增程,所谓混动是给燃油车增加电驱动单元进行混动,所以这两类技术产品的开发思路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增程混动既然是在电动车的基础上开发,那就不能影响电动汽车的驾驶品质,客观上也不会影响,因为增程单元只需要一台内燃机和发电机,不需要变速器。


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可以非常灵活的布局,因为电动机的体积小且只需要同样小巧的减速器——所以纯电动汽车普遍采用后置后驱,把电机放在后悬架之间,后驱车的驾驶体验相比前驱车是要好得多的;这也是笔者会在三年前选择第一代汉DM的原因,其使用的DM3.0架构就是拆分系统,把180kW的电动机放在后桥,前桥保留有2.0T发动机、BSG(发电启动一体机)和变速器,能实现后驱和四驱的切换。


增程汽车也是同理,仍然使用后置后驱架构,把发动机和发电机布局在车头,这样既不会影响车辆的驾驶品质,又能以相同的双补能方案解决里程焦虑。

只不过实现四驱的方案会有些不同,增程车实现四驱需要增加前电机,因其发动机不参与驱动;这样的方案会让车辆的行驶品质完全保留纯电动车的高标准,但同时也增加了车辆的制造成本。


总结

增程混动系统是基于纯电动汽车开发而来的产物,插电混动汽车从开始就是以燃油车为基础不断探索而来,前者属于“迁就进行时”、后者属于“过去式升级”;所以就连比亚迪旗下的系列产品也是给旗舰车型使用增程技术,不过现在的增程平台制造成本也没有那么高了。以零跑C10为参考, 这台中型、后驱、起步就有140公里纯电里程(WLTC工况测试值)的SUV,起售价不过是13.58万元,16.58万元的版本甚至还配备了激光雷达,中、高配版本使用了8295芯片。


其次还有深蓝SL03、启源A07、零跑C01、哪吒S等插电增程轿车也可以作为参考,这些车尺寸最小也是中型车的标准,两驱版全部都是后驱,可是门槛价已经低至13万元左右。

近两年里的增程车大热,产业规模越来越大,车企控制成本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所以增程技术不再是中、高端车用户的专享,不应该只把这项技术与岚图、理想、问界或者仰望等品牌挂钩。看一看这些物美价廉的增程车产品吧,只要发现了这些在预算范围内的增程车,对于这种技术的态度自然会发生转变。



天和Auto编辑,欢迎转赞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