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阅读立法四年后

国产汽车 车辆知识 2024-05-01 49388

潮新闻讯 即将收尾的“四月天”,对宁波来说还是一张书香“金名片”。

四年前,宁波在全省首个颁布《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将每年4月定为“宁波读书月”。今年,宁波迎来阅读立法后的第五个读书月。

据宁波最新发布的“阅读报告”显示,2023年宁波图书馆接待读者同比增长高达81%,全年借还图书人次和册次均增长35%左右。再看衡量阅读人群广度的普适指标——全民综合阅读率,宁波不仅高出全国数据约10个点,且连续4年攀高……

一连串数据“崛起”透露出宁波阅读生态的不断进化。

这四年,宁波以阅读为题,紧锣密鼓展开机制创新、空间植入、活动破圈等多维探索与实践,这背后蕴藏着与城市有关的庞大机理和复杂逻辑。

鄞州天童老街西入口处,一幢古色古色的挑高式建筑自成一道风景。

推门,1000多平方的空间充盈纸张的墨香,拾级而上,靠坐在10米高的巨型书架边,挑一本书,徜徉书海……这是“山外·堇书房”里的惬意时光,很难想象,它的前身是一栋旧厂房,曾空置、破败。

两年前,当地政府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文化需求,将这块废旧闲置空间活化利用,整合提升,成为有内容、有温度、有连接的城市新型阅读空间,周边3万常住人口“圈”进宁波的“15分钟阅读圈”。

像这样,在宁波驻足四望,你会发现到处都是鲜活的阅读空间。据不完全统计,宁波全城各级各类“书房”多达3841家。

扒开这些书房的“身世”:“宋韵·堇书房”藏在了院士公园里、“岭读”城市书房由文保单位镇明岭庙改建而成、名人传记书房呦呦书屋开在名人旧居里、主题书店“城市骊书房”搬到酒店里......

为阅读立法四年后

很明显,宁波是在全城角角落落挖掘自身区域和资源优势,以不拘一格的姿态,让书房“走近”都市街巷、楼宇商圈、城乡社区等等,嵌入城市肌理中。

这带来的不仅仅是触手可及的阅读空间,更深层次的用意是以公共文化为起点,走向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的本质是文化更新、内容更新、精神更新。宁波作为浙东沿海开放城市、全国“GDP万亿俱乐部”成员,发展早、起步早,城市格局也较早成形,而在迈进新征程的当下,宁波亟需以城市有机更新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动能。

宁波通过阅读空间与都市街区有机融合,营造阅读、艺术、文化、游览、休闲等多功能的文化新空间,催动文化有机融入城市肌体,打通城市脉络,激发出文化赋能的强大生命力。

与此同时,宁波寸土寸金,像“岭读”城市书房所在的镇明路,是宁波繁华的“婚庆一条街”,毗邻城市“心脏”月湖公园。这样的选址,意在提高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率,也意味着政府需承担更高的运营成本。这也是宁波“只算大账不算小账”的眼光与魄力,通过文旅融合、文商融合、文体融合等多种方式引流,让更多小而精的城市阅读空间成为亮眼的文化地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宁波天一阁内,伴随着悠悠琴声,苏州昆剧院的演员们步步生烟,袅袅婷婷,将天一阁馆藏明万历本《牡丹亭还魂记》里的故事,“复刻”、演绎。

这场极致的视听盛宴是宁波创新打造的阅读品牌之一。

“我们以夜间剧场的方式,多形态、多载体、多角度的创新演绎,让大众轻松‘读懂’馆藏文物。”天一阁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这样介绍道。

像天一阁馆藏的唐代古琴“石上枯”、宋碑《众乐亭诗刻》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变得可读、可感、可亲,吸引年轻人,场场爆满。

无独有偶。“听·见”系列剧本朗读会从2015年的《听·见 苍水》开始,一路“听见”包玉刚、“听见”范钦、“听见”王阳明、“听见”王安石,让名贤可朗读、被听见;宁波图书馆原创展览“一本书的诞生”,带着从纸到书的“制书之旅”,走进民营企业、民营书店,走入商业广场、旅游景区,老少咸宜;“城市萤火虫”则是一次大规模的、极具创新意味的城市集体阅读,粉丝群体从最初千余人扩大至2万余人,累计交换3万余册书籍……

可见,阅读,在宁波可以被看见,也可以被听见、被展示、被诵读、被吟唱、被演绎。

“这些丰富的阅读姿式共通的关键词就是‘融合’。”宁波图书馆馆长徐益波这样理解。

宁波以创新内容模式、探索表达形式、健全工作机制为主线,将不同领域的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设施进行跨界组合,平台、技术、阅读的领域、形式与手段都因融合而变奏,让阅读不断产生新意。

徐益波给出一组数据: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区域市民的阅读需求,宁波图书馆打造了十余个“天一”系列阅读品牌,2023年举办1400多场活动,参与人次达1166万。

若数据扩大至全城,宁波每年各类阅读推广活动超过11000场。

如此体量的阅读活动,除了需要完善的城市文化服务供给之外,更强调以城市文化禀赋为根本,从空间、时间、基因、价值链多维度拉动整合城市资源,建立系统化的、能够撬动整合系统性要素的顶层设计,这些依靠的正是宁波的治城智慧。

4月1日,“谁在阅读Ⅳ——天一夜读特展”在宁波图书馆开展。

该展览以宁波“天一夜读”短视频阅读品牌发布100期为核心元素,通过艺术装置、视频动画、互动体验、视频录制等跨界融合的方式,为读者营造了一场特有的阅读体验。这也是“谁在阅读”这一品牌展的第四期。

回顾四期“主角”,有天天跑6小时为20多个投递点送书的“快递员”;有双目失明却仍每天用耳朵“读”3万字的阅读狂人;也有100位作客“天一夜读”的读书达人……

“谁在阅读”折射出宁波这座城市阅读服务的不同侧面。

比如,在海曙区芦港村的“芦港遇见你”读书会,村民喜欢用乡土味儿进行着“阅读”这件事。他们会用一口地道的宁波方言朗读歌词《在希望的田野上》:“阿拉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边读,边分享自己查阅的歌典创作背景。

“阅读大门一打开,就不得了咯!”村民笑呵呵地说道。他们的“土味儿”读书会在小村庄里爆红,人数很快就冲破200人。

像这样有一定规模的公益阅读组织,宁波就有近200个,加上各类自发成立的松散型阅读组织,这座城市活跃着近千个阅读组织。

近几年,宁波全力扶持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阅读组织发展,《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中,明确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设立各类公益阅读服务组织。“书香宁波2020”建设计划提出要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读书组织,还特别对每个区县(市)民间读书组织数量进行了量化,要求至少发展20家以上。

随着这股民间力量的澎湃,催动了宁波这座城市更深层次的期待。

作为浙江首个阅读立法城市,“阅读赋权”其实是以法律形式厘清政府、社会、市民三者之间在阅读推广参与方面的关系,赋能民间阅读组织成为文化自治的主体。在这个维度上,不难发现,宁波阅读活动开始由过去单纯的政府主导过渡到了全社会共同参与,越来越多的民间阅读组织成为“主力”,这最终推动阅读从公共文化服务向城市文化治理转变。

而未来,当越来越多的文化空间与民间阅读组织建立交流、互动机制,必将重塑宁波整个文化治理的体系。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