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瞭汽车/正琦
近年来新势力造车的狂潮一波接一波,而各路势力为了营造豪华感使出了各种手段。其中,动辄“500万、1000万以内没有对手”,“遥遥领先”无疑是近几年最经常出现的话题性营销。
近日,官媒《经济日报》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批判。然而,一些网友却认为,官媒在针对问界以及其背后的华为。
1.营销乱象混淆视听,车企硬掰价值观
事实上,从《经济日报》的口径上看,其批判的内容并非针对华为。新能源车行业目前的夸张营销与“说大话、说狠话”的行业乱象才是这篇文章批判的重点。
虽然《经济日报》并未点名,但毫无疑问,这波“说大话、说狠话”的风潮其实是华为掀起的。
动辄几百万内、一千万内没有对手的宣传方式轰炸着大众的视听,似乎让人们认为国产车已完全超过了外国豪车。
但实际上,这些宣传手法利用了新势力车型在智能化上的优势,宣传上,突出自己优秀的智能化水平与冰箱、彩电、按摩椅的配置,贬低国外车企的车机、自动驾驶水平与配置。并且忽视国外车企多年积累的底盘、操控的调教技术以及品牌价值。
这种用上等马打对方下等马,而直接无视对方上等马的营销打法十分有效。因此,也就带偏了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车企。
2.车企营销内卷下,“遥遥领先”实属无奈
“500万以内没有对手”的言论一经推出,各路新势力纷纷跟上。更有甚者500万还不过瘾,在营销时对标一千万才能显出车界地位。
在这种环境下,营销的夸张化不可避免。要让大众产生记忆点,口号就必须简短有力,同时简单明了。因此就不得不用“遥遥领先”等用语加剧这种无意义的“营销内卷”。而冰箱、彩电、按摩椅也成了不少车企标榜的重点。
但实际上,汽车的水平高低绝非一句“500万以内没有对手”或“遥遥领先”可以概括。汽车的生产中不仅包括了复杂的动力系统设计与调整,也包含了无数次对底盘的调教,还有既符合工学原理又不失美学价值的车身设计。
以汽车设计师为例,我国目前大多数车企的首席设计师仍然是外国人。例如吉利的总设计师是史蒂芬·西拉夫,红旗的设计师是贾尔斯·泰勒,比亚迪的设计师是沃尔夫冈·约瑟夫·艾格,理想汽车的高级设计总监则是Benjamin Baum。
而大众对于汽车的认识较为感性,这些简短而有力的宣传却恰恰可以改变他们的认知。让他们产生我们早已轻而易举地超越外国的认识。而这样的宣传结果很可能给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反噬作用。
3.商业逻辑不可偏废技术,营销不应过激
车企的发展其实有两套逻辑,一为技术逻辑,二为商业营销逻辑。汽车是人类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业产品,这就决定了车企必须通过复杂的技术验证与无数次实验和调试才能制造出产品过硬同时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因此必须在技术上反复下功夫,依据自身技术优势打造产品形象。
同时,车企会根据自身的受众以及技术特点所产生的驾驶感受去构建自己的企业形象。进而在这种形象的基础上进行营销。在市场上,有的车企以技术见长,整体的战略偏向以技术为导向。有的车企则以营销见长,喜欢通过营销建立产品调性,进而左右自己的技术路线。
在新能源时代,自主品牌可以直接越过外国车企在发动机与变速箱上积累的巨大优势。这种来之不易的优势本来可以让车企在三电系统、人工智能等更加硬核的方向上发展,去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
然而,“彩电、沙发、冰箱”带来的“500万内没有对手”的营销优势却很可能带偏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认知,从而让他们追求一些技术含量偏低的配置,进而形成“重营销、轻技术”的市场趋势。让车企沉溺于“堆配置”的营销路线,而非重技术研发的路线。
国家不可能希望中国的龙头企业沉溺于夸张营销制造的泡沫里。因此,官媒实际是想提醒企业不要被营销左右自己的技术路线,从而导致一些不那么受营销欢迎的核心尖端技术的研发缺乏资金支持,造成不必要的挫折。
写在最后
因此,表面上看央媒是在敲打车企,但实际上,国家是想要让车企守正创新,不要让营销误了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大事。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不仅要立足国内,更要走向海外。没有过硬的技术与积累,不可能适应海外多变而复杂的用户需求。很多新能源车型在中国销量惨淡而在海外大卖,说明海外市场的需求与国内截然不同。想要在全球市场再进一步,中国车企不能继续在“冰箱、彩电”上取巧,而应在技术上下一番硬功夫。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