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卖9.98万的零跑B10,是怎么成为爆款的

国产汽车 车辆知识 2025-04-16 44223

9.98万的零跑B10正式上市,市场一片惊呼,1个小时,大定直接破万。 消费者和零跑是开心的,同行是眼红的,因为这个成绩,放在红海的新能源市场来说,相当炸裂了。

大家都在卷,无论是配置还是价格,那为什么零跑B10能成为黑马呢?或者换句话说,年轻人花10万,能买到什么?

智能化核弹级产品

不管你承不承认,智能化,是现在卖车的最大噱头。

所以你能看到,从年头到现在,比亚迪、长安、吉利等等这些大型的多品牌车企,开始成体系的快速推进智驾和智舱。

零跑B10的智能化,也是延续了这个思路,但是它比上述的企业更猛,在B10上,把智舱和智驾,直接拉到了头。

座舱上,零跑B10直接把别家旗舰产品才会配置的高通骁龙8295芯片,直接拉到了12万以内,而这个配置,在其他车型上,基本都在20万以上。

智驾上,零跑带激光雷达的“真·高阶智驾”也打到了12万的区间,我们举个例子,公认第一梯队的华为,ADS 3.0的最低价格,也在25万左右。

单单看配置,这庞大的价差,就会让很多人上头了。

但是我要说的是,“噱头”是一个贬义词,它流于表面,不够深刻,更没有诚意。我们国内太多的产品都把功能和场景放在了华丽的PPT上,但是零跑B10,并不是单纯堆配置,而是由表入里,真正做出了更好的体验,这是零跑的小心机:配置参数先上头,引流到店再看车,试驾结束把钱交。

我们先来详解座舱。

预售的时候,高通技术公司汽车、行业解决方案和云事业群总经理Nakul Duggal来站台背书。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零跑和高通的合作已经有8年之久。

所以零跑B10用上,用上了SA8295P,是目前高通车机芯片最强的产品,5nm的制程之下,它的AI算力达到30TOPS,相比上一代产品8155,8295在CPU上提升了2倍,GPU提升了3倍。在内存上,也直接拉到了16G+128G的配置。对于车机流畅度和渲染的效果,那是相当显著,当然成本提升,也是显著的。

软件上,零跑B10基本上把SA8295P的潜力都压榨了出来。整个操作系统,采用了全新的3D化桌面。

一个是场景的渲染相当细腻和真实,尤其是各种非常吃算力的实时粒子渲染,直接在主界面铺开,效果非常夸张,旋转起来的情况下,每个粒子依然会按照真实的轨迹向下飘落。而且更体现零跑座舱团队功力的地方是,零跑在8155的芯片上,同样可以做到这样的效果。

另外一个,是无比丝滑的一镜到底转场动画。从导航界面进入不同的设置界面,你都看到3D的高精车模始终在进行不同转场镜头渲染。

甚至,车机还能根据不同的天气,主动切换雨天、雪天等等实时的天气情况。这些细节,都是零跑用心打磨车机的证据,也是别的产品无法通过单纯的硬件配置可以实现的功能。

然后是智驾。

硬件上,零跑B10搭载了禾赛ATX的超远距高清激光雷达,最远可以达到300米的探测距离,以及140°广角探测;前视用到了800万像素前视双目,分辨率更高。智驾算力平台,用的是高通SA8650智驾芯片,也是4nm制程,具备200T的算力,支持城区智驾的算力需求。

零跑B10这套智驾,目前的交付状态,已经有实现高速/高架智能领航辅助(NAP)及停车场记忆泊车(HPA),在今年Q3会更新通勤智能领航辅助(CNAP),今年年底就会更新城市智能领航辅助。这个更新节奏和频次,相当快了。

而通勤智能领航辅助(CNAP)的Beta版,我已经试过了,效果不错。这个功能可以根据记忆路线,实现大部分城区智驾的功能,对于固定上下班通勤路线的人来说,使用率是很高的。

最重要的是,零跑B10并没有给这个可以不断OTA的高阶智驾,进行二次收费,这个相当难得,因为现在华为的ADS 3.0哪怕在巨幅的限时优惠之下,依然需要1万多的软件买断费用。

零跑B10这波,在智舱智驾上的平权,让大家都很难受。但更难受的,是价格便宜的B10,在品质上没有缩水,反而好得出奇。

全球化的高标准

没办法,零跑B10,从定义的一开始,就是全球化的。

它满足53个国家/地区的法规与标准,在2025年内,将会登陆全球超20个国家与地区市场。

所以在研发过程中,就综合考虑了全球各地极端气候,多方面对B10的电池系统、安全结构、耐用性进行优化升级与验证,确保能够适应全球各地不同的使用环境。

所以B10在用料上,相当扎实。

首先是车身用料,采用了79%高强钢与28%热成型钢,在门防撞梁和座椅后横梁这种关键部位,更是用上了2GPa的航空级热成型钢,钢材用料这一块,堪比豪车,这么说吧奥迪的Q5L,它的车身高强度钢占比就在82%左右。

结构设计上,9横7纵的笼式车身框架,贯穿式的框架更多,可以有效引导各个角度碰撞力的传导,实现乘员舱的碰撞形变最小化。在门环这些个薄弱的位置,直接应用了TWB一体式热成型门环+内外双热成型门槛进行加强。

然后是车内用料。

众所周知,欧洲的环保法规要求相当严格,尤其是对车舱内部的控制质量要求,堪称业界最强,很多在国内符合国标的用料,在欧洲的法规定义下,是不符合使用要求的。

所以B10的座舱用料,一开始就冲着“零甲醛”的标准去的,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一方面,B10的舒享座椅,创新性的采用了竹炭纤维成分面料,该面料获得欧盟OEKO-TEX®STANDARD 100最高环保标准认证。因为竹炭纤维本身,就可以吸附空气中有害成分和粉尘,材料本身就环保,还有净化作用,一举两得。

另一方面,除了座椅本身用到了竹炭纤维成分面料,车身内部,还用到了水性的车身阻尼片以及和水性胶等等环保材质,挥发量比油溶的材料会更小。

不管是在钢材的使用量、结构设计,还是在车内的空气质量上,这些都是零跑在隐形项目上,按照全球高标准进行的堆料。很多人反而会忽视,这个价位之下的行驶品质感,一个是NVH,一个就是动力系统和底盘的调教了。

NVH也是系统性工程。硬件上,零跑B10进行了多项优化,内外饰整体制定了42项声学包优化方案,整车超200项子系统降噪优化。

举点例子,电车噪音源之一就是电机,零跑采用了专业的消音及声源识别技术、定转子形状优化、谐波注入等等技术,去消解电机的声音,使得电驱NVH低至76dB,较友商低3~7dB。

剩下的就是路噪和胎噪了,除了使用质地更重的隔音棉以外,零跑B10的轮胎也采用EV配方,同时在轮毂加棉,降噪手段拉满。

最后是软件上,通过自研ECNR算法,实现座舱通话AI降噪。这个场景是放在车外比较嘈杂的环境中,对方可以轻松听清你的话。

当然了,也是由于NVH堆料比较狠,额外带来了整车气密性的优势,气密性达到了57.5SCFM。

在底盘调教上,我相信试驾过零跑B10的人,应该会感到非常惊喜。

整个车型在参数上,拥有零百6.8S百公里加速成绩以及前后50:50的轴荷比,甚至因为更大的转向角,让这个车只有5.25m的转弯半径,可以说这些参数,是零跑B10好开的硬件基础。

但是,调教上,零跑B10底盘的滤震性“欧味儿”十足,原因是零跑底盘团队联合Stellantis集团底盘大师团队,针对B10进行中欧联合调校,并应用全球顶级的驾驶模拟器,所以效果自然就好了。比较有趣的是,有了Stellantis的帮助,B10的调教,还可以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需求进行标定!

而且另一个驾驶质感的来源,是因为电池采用了CTC 2.0 Plus技术,所以扭转刚度来到了36300N.m/deg,“欧系”风格代表的沃尔沃XC90仅仅在25000N·m/deg左右,所以零跑B10这个车开起来,相当的“整”。

堆料和成本的平衡艺术

没错了,零跑B10这个车,无论是在智能化上,还是在车身钢材、甚至是NVH上的堆料,都相当夸张。一个问题就呼之欲出: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堆料都这么猛?价格是怎么打下来的?

原因也无他,那就是自研,坚持全域自研,零跑也是熬了快十年,才拿出这些技术成果的。

零跑汽车2015年创立之初,朱总就决心搞自研了,除电芯、内外饰外购,底盘、汽车电子电器为自研及外包生产外,其它所有零部件均为自研自造,自研自造比例占据整车成本的65%。

自研外包生产,供应商公司变成了生产外包,报价自然比整套方案出售更低。而更多的自研自造,就注定了,同样功能和性能的产品,一旦达到规模化的临界值,那么成本就如入无人之境,一路狂泻!

我只能说,要熬过规模效应的临界值,也就是达到量不小的销量规模,是很难的。但是,零跑通过C系列,达成了这个成就。

2024年总交付量达29万台,其中C系列车型交付达22万台,占总销量的76.6%。

也是在2024年的第四季度,零跑月均交付超过4万台,毛利率达13.3%,创单季度新高,提前一年实现单季度净利润转正的目标,成为国内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盈利的公司。

所以Stellantis乐意用金钱换技术,和零跑合资;中国一汽也和零跑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计划进行深入合作。这都是技术优势对同行的强烈吸引。

所以在零跑B10上,零跑不吝祭出了LEAP 3.5,CTC 2.0、LMC一体化运动融合控制底盘,这些个功能都是这个架构的外显。

而这个架构的硬件核心,就是实现了多域合一的中央域控,它让B10的线束长度缩短到了1km以内。很多人没概念,这么说吧,一般功能较多的车型线束长度在3-5km左右。特斯拉从2016年的Model 3一路更新到现在Cybertruck,才把线束长度控制到了1km以内,也就是和零跑B10同样的水平。

也是因为各个功能模块之间互融互通,所以零跑B10软件OTA想象力很大。

举个例子,零跑B10在座舱里植入了语言大模型,可以直接调用智驾的摄像头,看到车外的环境,并且进行联网识别,什么花草树木的种类都可以识别。

这只是LEAP 3.5能力的一部分呈现,在智驾和智舱硬件都拉满的情况下,大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而线束和ECU模块的消减,也是成本降低的一个特征。

没错,新技术好技术,就是可以实现“马儿跑得快,马儿吃草少”的效果。

写在最后

回到零跑B10本身,我来说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儿:

智驾智舱硬件拉满,消费者被吸引后,到店试驾后,消费者会发现,硬件参数背后,零跑B10还有超强的实际场景适配,冲动到心动的转化完成后,理性开始回归,对比竞品后,坚定下单。

零跑的产品打法愈加成熟,其他车企看在眼里,能学得会吗?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